涨涨涨!5月份第一波涨价引爆市场!
全球涂料网讯:近日,全球钛白粉行业巨头科慕(Chemours)发布重磅涨价函,宣布将对出口至中国的产品加收125%的关税附加费用,引发市场高度关注。
作为全球领先的钛白粉生产商,科慕的生产工厂主要分布在美国和墨西哥。目前,其在中国市场主要销售的产品多产自墨西哥,仅有少部分来自美国。虽然短期内国内市场仍有部分原产美国的现货产品,但从长期来看,产品供应情况仍将取决于关税政策的实际落地情况。市场人士担忧,国内现货持货商可能基于心理预期,提前上调原产美国的钛白粉产品价格。
多巨头5月起上调价格!
5月1日起,全球化工市场迎来新一轮涨价潮。三菱化学、汉高、伊士曼、瓦克等化工巨头正式执行新价,涉及甲基丙烯酸甲酯(MMA)、己二胺、增塑剂等关键原材料,供应链断裂风险持续向终端传导。
▶三菱化学从5月1日起将甲基丙烯酸甲酯 (MMA) 的价格上调4美分/磅(约合人民币643元/吨)。
另外,三菱化学还表示,甲基丙烯酸乙酯和甲基丙烯酸-2-乙基己酯的价格将上涨10美分/磅,而甲基丙烯酸、甲基丙烯酸正丁酯和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的价格将上涨10%,与目前亚洲产品的进口税保持一致。
▶汉高自5月1日起,将对旗下产品价格进行调整。
▶奥升德宣布5月1日起己二胺散水的现货价格按照人民币23,600元/吨执行。相比4月,每吨涨价2000元。
▶瓦克集团自5月1日起,或在现有客户合同允许的情况下,上调在欧洲和美国生产的乳液及可再分散乳胶粉的价格,提价幅度最高可达5%。
反观国内,3月至4月中旬,由于受硫磺、硫酸等原料涨价压力,国内钛白粉价格频频上涨,3月下旬以来,龙佰集团、中核钛白、惠云钛业、安纳达等国内主流企业发布调价函,调价幅度多为“对国内各类客户上调500元人民币/吨,对国际各类客户上调70美元/吨”。
累计来看,一季度钛白粉价格对国内客户上涨了1100元人民币/吨,对国际客户上调了170美元/吨,整体涨价幅度约为8%左右。数据显示,截至今年3月,金红石型钛白粉在国内不同区域报价为15050元/吨~15200元/吨;锐钛型钛白粉在国内不同区域报价为12500元/吨~12800元/吨。
原料成本上升、现货供应偏紧等原因,支撑了钛白粉企业价格上调。钛白粉企业普遍在调价函中表示,涨价主要依据当前市场情况、原辅材料供给现状。据了解,进入2025年以来,钛精矿、硫酸等钛白粉主要原材料成本持续上升。数据显示,截至3月24日,国内98%硫磺酸均价突破700元/吨,较年初涨幅高达41.7%。
涨价背后的三重“绞杀”
地缘政治"关税冲击波"
中美与欧欧亚经济体互征关税措施持续升级。三菱化学宣布价格调整与"进口税率同步联动",汉高在声明中指出"国际贸易环境恶化迫使成本转嫁"。行业统计显示,亚洲至北美化工品海运价格较去年同期激增38%,关税成本在产品总价中占比突破12%。
极端气候"断供黑天鹅"
美国中西部洪灾重创内陆航运体系,密西西比河流域货船通航量暴跌60%,陶氏、杜邦等跨国企业原材料交付周期被迫延长至45-60天。行业内部消息源透露:"洪涝灾害已使美国甲基丙烯酸甲酯(MMA)装置开工率降至70%以下,现货市场出现非理性囤货现象。"
原材料“通胀螺旋”
在国际油价高位波动背景下,乙烯、丙烯等大宗石化原料价格同比攀升15%-20%区间。瓦克化学在财报中披露,其乳液生产环节中"仅能源支出(天然气+电力)单项成本就同比膨胀23%"。
热点资讯
|
|